-
06
2019-06波兰科学家主导开发纳米物体中电子输运研究新方法
据波通社网站4月24日报道,波兰雅盖隆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与来自西班牙、法国和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研究原子尺度微小物体中电子输运的新方法。为了测量纳米尺度的电子输运,研究人员使用了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两个独立的带有极其精确的“锐化”Pt/Ir尖端的测量探针。目前,单样品STM显微镜主要用于获得具有原子分辨率的导电材料的电子结构图像。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将STM双样本的功能扩展到对选定材料表面电子输...
-
31
2019-05我国科学家在炎症超声/生物发光成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炎症是一种免疫反应,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各种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检测使用的发光试剂鲁米诺能与炎症区域产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进行发光反应,从而实现对炎症的生物发光成像。然而,鲁米诺发射的蓝光波长较短,只能用于表皮组织炎症的检测。北京大学戴志飞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掺杂了两种亲脂染料的纳米泡(NBs),这种新型纳米泡不仅能够用于超声造影成像,还能够有效地整合生物发光能量共振转移(BRET)及荧光能量...
-
24
2019-05研究发现一种有效克服套细胞淋巴瘤中依鲁替尼的耐药性的新药
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通常对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伊鲁替尼(Ibrutinib)的初始治疗有反应。但不幸的是,由于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其中的原因,疗效通常是短暂的。近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小分子药物可能有助于克服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对Ibrutinib治疗地幔细胞淋巴瘤的耐药性。该药物名为IACS-10759,是MD安德森治疗开发部从概念发展到临床试验的第一个疗法。这是一种独特的药...
-
23
2019-05科学家提出急性红白血病的基因组分型及其靶向治疗
近日,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等科研人员在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subtyping and 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acute erythroleukemia”的文章,提出了急性红白血病的基因组分型,为进一步开展该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急性红白血病(Acute erythroleukemia,AEL)是以非红系原始细胞出现和/或未成熟红系细胞的异常增生为特征的高危白血病,遗传基础尚不清楚,在骨髓发育不良和骨髓白血病的诊断方面存在争议。在...
-
22
2019-05科学家发现有效抑制ATP-柠檬酸裂解酶的变构机制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n allosteric mechanism for potent inhibition of human ATP-citrate lyase”的文章,研究人员对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的三维结构进行了解析,阐明了在抑制剂作用下的变构机制,为通过该分子靶标治疗肿瘤奠定了基础。ATP-柠檬酸裂解酶是一种ATP依赖性的中心代谢酶,负责催化柠檬酸和辅酶A(CoA)分别转化成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乙酰-CoA对脂肪酸代谢、胆固醇的生...
-
10
2019-05研究发现纳米金属机械稳定性的反常晶粒尺寸效应
纳米金属的晶界在机械变形作用下容易发生晶界迁移并伴随晶粒长大,使得纳米材料发生软化,这种机械驱动晶界迁移的现象不仅破坏材料的性能,也给利用塑性变形法制备纳米晶带来巨大困难。一般认为,力作用下的晶界迁移速率与晶界能、晶界的曲率、晶界上的有效台阶等相关。晶粒尺寸越小,晶界曲率越大,迁移速率越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秀艳研究员和合作者发现对于塑性变形制备的纳米晶纯Cu、纯Ag、纯Ni样品,准静态拉伸变形...
-
08
2019-05我国科学家发现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和治疗胰腺癌新靶点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因其最低的存活率和极短的生存期而被冠以“癌症之王”。近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胰腺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通常被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且大部分已发生转移扩散。目前缺乏胰腺癌有效的诊疗手段,急需研发能够进行早期检测的高灵敏度生物标志物和有效的靶向性药物,实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田瑞军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应用于研究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信号转导的整合蛋白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