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活动

“前沿卓越”讲坛:2022年重庆大学前沿院量子材料与器件前沿讲座(十二)

发布时间:2022-09-28资料来源:点击次数:

时间:2022年9月30日星期五14:00-17:00

地点:腾讯会议ID: 235 506 096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一实验楼S1220(量子中心会议室)


溶液合成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主讲人:徐骉教授

报告摘要:

人类面临着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半导体热电转换材料可以同时实现节能和减排的诉求。为了提高热电转换性能,纳米科学的概念早已被引入该领域,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依然局限于量子限域效应和晶界声子散射等少数范式。报告人使用溶液合成纳米材料的手段,发展了一些新颖的提升热电优值的策略,例如单原子配位单元掺杂,位错诱导晶粒反向生长,低温掺杂抑制晶粒生长,表面能驱动晶胞重构,配体诱导的介稳相工程,纳米晶几何形貌诱导的造孔等,希望拓展纳米热电材料学的研究范围。

报告人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2005-2014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得本硕博学位,师从王训教授。2014-2017年于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开展博士后研究,导师为Wu Yue教授。2018年受聘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8年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2019年入选第十五批“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引进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热电转换材料的合成、测试与理论分析。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Nano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15篇。正在主持国家级或省级科研项目3项。


Synthesis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Controlling

of Physics Properties under High Pressure

主讲人:于润泽研究员

报告摘要:

Pressure is one of the independent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state of materials like temperature and composition [1]. It can be effective in shortening atomic distance, enhancing orbital overlap, and consequently modifying crystalline structures and tuning interactions. Thus people can realize novel states & synthesize new materials under high pressure. In this talk first I give a short introduct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in material science, then I will giv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about our recent works, including: 1) Synthesis of new transition metal oxidizes (PbFeO3and PbHg3Ti4O12) and the discovery of ferroelectricity, charge ordering, spin reorientation properties [2,3]; 2) Pressure induced Mott transition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quantum spin liquid candidates (NaYbSe2, NaYbS2) [4].

参考文献

[1] J. Goodenough,et al.Preparative methods in solid state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1972.

[2] X. B. Ye,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1917 (2021).

[3] J. F. Zhao,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747 (2021).

[4] Y. T. Jia,et al. Chin. Phys. Lett. (Express Letter) 37, 097404 (2020).

主讲人简介:

于润泽,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本科和硕士,2012年中科院物理所博士。2012-2017年,东京工业大学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博士后。2017年7月获中科院物理所百人计划-II类资助,任副研究员。2021年4月,任北京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5月转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量子功能材料(如铁电材料、超导材料等)高压下的制备、结构和物性表征;量子序(自旋、电荷和轨道序)的高压、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的物性调控。在J. Am. Chem. Soc., Nature Comm., Phys. Rev. Lett.和Chem. Mater.等杂志发表四十余篇文章,引用近800次。部分工作被Physics World杂志做了亮点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利用三维原子探针技术设计开发高性能热电材料

主讲人:余愿博士

报告摘要: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更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的紧迫任务。热电材料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直接相互转换,在工业余热发电和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热电材料的性能取决于其化学键类型以及晶体缺陷的存在与分布形式。三维原子探针(APT)技术基于高电场诱导的化学键断裂和原子电离蒸发原理,可获取化学成键方式和近原子尺度晶体缺陷信息,为高性能热电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报告将重点介绍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并以具体实例阐述其在热电材料领域的应用。

主讲人简介

余愿,2012年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博士为合肥工业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其目前在亚琛工大物理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德国科学院院士Matthias Wuttig教授。余愿博士在利用三维原子探针(APT)技术研究热电材料的化学键和晶体缺陷对所致性能的构效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了高性能硫属化合物热电材料与“超价键”之间的关联;揭示了缺陷化学成分对热电性能的重要调控作用;开辟了结合化学键与缺陷成分调控设计热电材料的研究新方法。迄今发表SCI论文50余篇,H因子20(谷歌学术)。以通讯和第一/共一作者在Nat. Mater., Mater. Today, Energy Environ. Sci., J. Am. Chem. Soc.,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6篇), Adv. Sci., Small, Nano Energy (3篇)等期刊发表论文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