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7月8日星期五14:00-17:00
地点:腾讯会议ID: 636-689-727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理科楼LF201
极化调控光催化
主讲人:黄洪伟教授
报告摘要:
由于光生电子和空穴在催化剂内部和表面的快速复合,使得低电荷分离效率成为限制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极化可作为强驱动力促使光生电子和空穴沿相反方向定向迁移,通过对光催化剂的体相极化、表面偶极、体相-表面的极性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光生电荷在以上场所高效分离和光催化活性。
1、通过宏观极化、压电极化、铁电极化调控促进体相电荷分离与光催化;
2、通过表面卤化、官能团化、氧空位构建表面局域电场促进表面电荷分离与光催化;
3、通过联合体相—表面极化策略促进体相—表面电荷分离,并挖掘其协同耦合机制。
报告人简介:
黄洪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导,荣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翟裕生青年教师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催化材料极化调控及其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材料及化学领域著名期刊Nat.Commun.、Angew. Chem. Int. Ed.(9)、Adv. Mater.(4)、J. Am. Chem. Soc.、Adv. Funct. Mater.(8)、Nano Energy(8)、Appl. Catal. B(14)等发表SCI论文160余篇,33篇论文入选全球1% ESI 高被引用论文,2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发表论文总引用次数13800余次,h因子为66,申请发明专利多项。2019-2021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学者”,入选全球顶尖科学家和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任《ChemPhotoChem》和《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的客座主编、《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编委,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矿物复合材料专委会委员,波兰国家科学中心项目评委。
基于催化剂结构动态演变的光催化CO2还原性能优化
主讲人:盛桦研究员
报告摘要:
铜基材料是CO2还原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其中铜的价态对于CO2还原的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极其显著,在更高的化合价态(+2,+1)下更有利于深度还原产物的形成。但是在CO2还原所需的电位下,高价铜也能够被还原而发生结构的动态演变。相比于电催化体系,光催化体系中铜的还原重构更为温和,因而体系中也能够保留更高含量的高价铜。本报告以含有高价铜的铜基光催化剂起始进行光催化CO2还原,结合原位红外光谱探究还原过程中催化剂结构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CO2还原产物分布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于CO2还原性能的优化,实现一些特异性的反应过程,如C2产物的选择性生成以及在有氧环境下的优先反应。
主讲人简介:
盛桦,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08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10-2018.5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9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人工光合成和环境污染物光催化降解研究,侧重于通过发展多时间尺度、多检测模式的原位红外光谱检测系统和方法学,应用于光/电催化体系的中间体识别和光谱动力学研究,揭示界面光/电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机制在相关领域内取得重要进展,以通讯或者第一作者发表J. Am. Chem. Soc.3篇,Angew. Chem. Int. Ed.2篇,Nat. Commun.1篇,主要成果被Nature Catal.、ChemViews Magazine、Phys. Org.等进行了亮点报道。
氮还原与p区元素电催化剂
主讲人:吕查德博士
报告摘要:
利用绿色能源的电催化技术,具有清洁、高效、可持续性等优势,是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前沿技术之一。由于电催化氮还原可在室温条件合成氨、尿素等含氮化学品,有望替代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工业路线,在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本报告结合吕查德博士的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p区元素基催化剂的设计及氮还原反应的研究。
主讲人简介:
吕查德博士,分别于2013年与201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导师是陈刚教授。博士毕业至今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颜清宇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吕查德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p区元素催化剂的设计及电催化氮还原等应用。迄今为止,吕查德博士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Sustain.》(自然·可持续发展)、《Chem》(化学)、《Angew. Chem. Int. Ed.》(德国应用化学)、《Adv. Mater.》(先进材料)、《J. Am. Chem. Soc.》(美国化学会志)等发表文章18篇。其中,中科院1区14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15篇,封面文章4篇。